广州市直单位、区、镇(街)和市属国企分享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实践经验
奋进“百千万” 一线写答卷
2025年是广东推进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实现“三年初见成效”目标的重要节点。大市挑大梁,广州如何将“百千万工程”作为“再造新广州”的重要抓手,纵深拓展高质量发展道路?
6月18日,2025年广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推进会召开。会上,有关市直单位、区、镇(街)和市属国企负责人现场发言,分享各自特色实践经验。
这场大会,既是交流经验、互相学习的“课堂”,更是对标先进、查摆不足的契机。与会人员纷纷表示,要坚持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,扎实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,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Ladbrokes立博官网:乡村更美 “引流”能力更强
获评2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、5条中国美丽休闲乡村、5条国家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……这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绩单来自Ladbrokes立博官网的汇报发言:“我们将乡村作为超大城市稀缺战略资源,由表及里、内外兼修,迭代升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。”
与“面子”美起来同步提升的是乡村“引流”能力。刚刚过去的“五一”假期,不少市民携家带口来到从化天人山水度假区。山峰翠谷层峦叠嶂,沙溪水库一汪如镜,行走其中,时而邂逅日夕苑、靖节苑、心远居等艺术造型建筑,在这座花园中感受建筑、艺术、园林、花卉与美食的魅力。
乡村美、游客多、消费旺。数据显示,近3年“五一”假期,全市接待乡村游游客从485万人次、528万人次攀升到今年的554万人次,占全市游客总量近一半。广州各地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为抓手,挖掘区镇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,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业,进一步激活县镇村发展的内生动能。
增城区:引领突破 山水有了“运动范”
作为引领区的组成片区,增城区在会上亮出目标,“打造产业兴旺、城乡繁荣的现代化建设样板”。
具体来说,要落实“对标世界一流休闲度假胜地,高水平规划建设引领区”要求,锚定“引领区综合门户、美丽中国岭南人居典范、国际医疗康养中心、大湾区户外运动度假目的地”发展定位,提升增城片区“1+6”规划格局。
谋划推进74个重点项目,加快森林海三期建设,最美旅游公路28公里示范段完成改造,推动正果驿站、森林海驿站10月前完工,推进正果老街正有序改造提升,打响“村晚”“村歌”品牌,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女子半程马拉松等体育赛事,高标准建设派潭体育小镇,让棒垒球、滑翔伞、机车越野、飞碟射击等各种“小众运动”拥有生长土壤……如今在增城片区,引领区“规划图”正加速变为“施工图”“实景画”。
黄埔区:科产融合 推动颠覆性项目落户
“我们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‘百千万工程’的底座支撑,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,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。”会上,黄埔区分享了“科产融合”的思路与实践。
首先是全力稳住支柱产业。扎实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转型升级。汽车产业方面,小鹏汽车去年产值增长53.2%,表现亮眼;能源与储能产业方面,南方电网双位数增长,成功引进总投资超500亿元的藏粤直流项目。
小鹏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
再看战新产业,低空经济正加速“高飞”。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个四证集齐eVTOL企业,无人船项目也落户黄埔,带动形成无人驾驶汽车、船舶、航空器为一体的全域全空间智能体系。人工智能方面,去年启动建设“黄埔1号”智算集群,今年落地建设无人智能与具身智能数据采集训练场,加速助推机器人从“实验场”走向真实场景。
“科产融合”离不开源头活水。黄埔区以专班服务广州实验室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。数据显示,该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颠覆性创新中心构建“中心+基金+园区+学院”的技术创新体系,去年推动21个颠覆性项目落户广州。
花都区: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
如何用“深改革”激发“新动能”?花都区的答案是因地制宜、巧用资源。通过探索实施一批首创性、集成式改革,该区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化创新之路。
向放权赋能要动力。花都以镇街为发展主战场,创新推进“10+N”重点工作,2024年镇街层面新注册项目232个、新落地项目43个,一大批量体裁衣的示范点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。“田美新里”“星耀两龙”等夜经济示范点人气高涨、登上热搜。
向盘活存量要效益。该区构建“政府主导+市场投入+村镇支持”机制,重点推动19个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,其中市级项目9个、全市最多;创新“点状供地+预支留用地”方式,蓝田紫林项目刷新全市点状供地纪录。
向更新改造要活力。集群街2号成为全省首个自拆自建成功案例,群众房屋增值1.6倍;以新华坊为试点,创新“社会资本+预期经营权让渡”方式,连片推动危旧商业物业改造升级。
海珠区:AI盈利润 数智引发展
自“百千万工程”实施以来,海珠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,拿出“AI盈利润、数智引发展、兵团战旧改、绿美优环境、合伙助企兴”等创新实践的关键“五招”,全力推动“三年初见成效”目标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绩。
在“百模大战”激烈竞争中,海珠区以算法、算力、数据为基座、以大模型为核心,以场景应用为导向,建设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。特别是在发展“有营收、可盈利”行业大模型方面,全区目前已有50多家大模型企业实现盈利,大模型备案数跃居全省第一。
迈入第四届的算法大赛,设置产科教融合赛题,吸引全球名企高校参与;湾区首个面向大模型的智算中心——沙湾智算中心,正推动633项目智算中心载体建设,建成后将提供算力1418P;主动谋划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,赋能企业超85万家。
番禺区石楼镇:做好四件事 入围联合国“最佳旅游乡村”
在番禺石楼,大岭村能满足你对古村的一切想象。漫步在青石板路上,行走在古祠堂、古桥、古塔和传统民居间,欣赏镬耳山墙、雕花门窗等岭南建筑特色,仿佛“穿越”千年历史。
石楼镇在会上分享经验,活化岭南古村,他们做好了这四件事:一是“保护+运营”,维育好9000平方米古建筑群,修缮并活化蚝壳墙、永思堂等历史建筑。二是打造“旅游+”融合发展模式,常态化开展龙舟体验、核雕研学等20多个文旅活动,打造独特乡村文旅IP。三是广泛发动企业、艺术家等社会力量参与创建,创新“艺术家创意+村民场地+企业运营”轻资产开发模式,引入27家艺术家工作室,将古建筑活化为手工坊、研学基地等文旅载体。四是“自治+共治”,邀请艺术家和企业参与村民议事。
岭南古村番禺石楼大岭村风貌
近日,大岭村村委会获评广东省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工作表现突出集体。大岭村也成为全国八个入围2025年度联合国“最佳旅游乡村”之一。
越秀区农林街道:盘活闲置资源 打造“邻里之家”
曾经,摆在越秀区农林街道面前的问题是,在1.08平方公里的面积中,一方面辖内大医院、大机团单位和无物业管理的房改房多,另一方面街道自有公共服务空间不足、机团单位场地资源利用不充分。如何破局?
农林街道聚焦居民公共服务、总部企业融入社区、闲置物业盘活需求,争取2处500平方米的省属物业支持,发动广东链家等社会力量承租和出资600多万元,打造邻里之家和邻里之家饭堂,嵌入亲子小屋、健康驿站、羊城红骑手成长基地等15类服务“小阵地”。
自去年9月运营以来,邻里之家开展邻里街坊宴、邻里文化节、居家安全诊疗等活动280多场,惠及居民近万人次。其中,邻里之家饭堂日均就餐超千人次,探索形成具备“自我造血”能力的社区饭堂运营模式。
“邻里之家服务阵地既盘活了临街闲置物业,探索党群养老服务阵地建设运营新模式,又为企业提供深耕社区、担当社会责任的渠道,实现街道、企业和居民多方共赢。”农林街道分享道。
珠江实业集团:构建“体育引流、康养变现、文旅增值”模式
为“百千万工程”积极注入强劲动能的还有国企。
珠江实业集团把“百千万工程”作为企业服务重要战略的主战场、产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,在省内3市10地深度参与城中村改造、文化体育、智慧康养、工程服务等重点项目逾百个,形成了“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群众受益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。
项目运营更强。以“珠实速度”30天建成派潭体育小镇智慧骑行道,成功举办2025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,吸引近900名选手参赛。
引爆赛事更火。成功打造番禺“村BA”等特色赛事,获评国家体育总局“三大球”精品案例。持续构建“体育引流、康养变现、文旅增值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,以“月月有赛事、季季有爆点”为目标,营造可持续发展的“百千万工程”活力场。
推动乡村更兴。集团在从化南平村投入1.31亿元打造“静修+”五大业态,推动村集体收入增长380%,村民人均收入增长135%,成功创建“全国文明村”和全省首批典型村,并创新举办“医康养·睡无忧”睡眠节,打造全省首个可刷医保的文旅小镇。
-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