抓好三字经,市植保总站迅速组织开展灾后水稻病虫害监测与防控工作
我市在台风“桦加沙”影响后,田间湿度显著增大,极易导致水稻迁飞性害虫大量迁入繁殖,以及多种病害的侵染和流行,为切实减轻灾害损失,保障晚稻生产安全,市植保总站紧扣“摸、研、防”三字经要诀,迅速组织开展灾后水稻病虫害监测与防控工作。
一是全面摸排,掌握发生底数。由站领导带队,第一时间组织各区植保部门深入田间地头,开展拉网式调查。全面摸排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中心,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面积、危害程度及分布区域。在此基础上,严格执行“日报制度”,实现信息动态得以及时更新,为精准防控奠定基础。二是科学研判,把准发生趋势。根据田间监测数据和灾后病虫害发生规律,及时分析研判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、纹枯病等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。对已达防治指标的地块,立即抢晴施药防治,并强调科学选药,轮换用药,优先选用高效低风险药剂,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,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。三是强化防控,提供技术支撑。市植保总站及时发布《“桦加沙”台风后水稻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意见》情报一期,并转发《台风“桦加沙”农作物灾后复产工作指导意见》《台风“桦加沙”农作物灾后复产工作指导意见》等技术资料两份,为一线防控提供有力支持。同时,协调各方资源,确保农药储备充足,并依托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与植保无人机队伍,迅速开展统防统治,提升防控效率。
下一步,市植保总站将继续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,密切跟踪病虫害发生动态,指导各区落实各项防控措施,最大限度降低“桦加沙”台风的后续影响,全力保障我市晚稻生产安全。
-
分享到:













公安机关备案号:44011102001333
